为做好东莞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,进一步优化企业融资环境,近日,中共东莞市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印发《东莞市便利企业融资赋能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》。文件分五个部分配资平台最新消息,围绕强化金融资源供给、创新重点领域金融服务、完善融资服务体系、加大财政金融协同力度和保障机制等维度,从22个方面提出若干政策措施。
在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,《措施》提出,实施工业设备更新银行贷款贴息,对东莞市规上工业企业在2024年至2026年期间获得在莞银行新发放的设备更新类贷款给予贴息1个百分点,每家企业每年贴息最高500万元。
支持松山湖出台风投创投发展扶持政策
《措施》在“强化金融资源供给”方面提到,加大续贷转贷款支持力度,对2027年9月30日前到期的中型企业流动资金贷款,银行可根据自身风险管控水平和信贷管理制度,比照小微企业续贷相关要求提供续贷支持。用好“莞企转贷”专项扶持资金,推动更多中小微企业纳入“莞企转贷”企业名录,为名单内企业提供最长10个工作日、单笔最高2亿元的资金支持。
今年3月,东莞松山湖科技金融集聚区启动大会顺利举行,松山湖将汇聚更多头部科技金融资源,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新高地。
《措施》也特别提到了加快推动松山湖科技金融集聚区建设,支持松山湖出台风投创投发展扶持政策,持续开展“松湖金融大讲堂”、路演、培训、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科技金融活动,营造有利于创新资本发展的生态环境,完善私募基金会商机制,用好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(QFLP)试点,畅通风投创投机构落户渠道,依托市园两级母基金构建完善产业基金体系,吸引知名风投创投机构和社会资本在松山湖集聚发展。
此外,《措施》还提到了加快培育耐心资本,完善国资基金管理、考核、容错免责机制,支持国资国企加快构建市高质量发展基金体系,形成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母子基金群。
鼓励金融机构结合科技企业开发专项产品
《措施》第二部分是“创新重点领域金融服务”。
其中提到,聚焦支持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,鼓励各金融机构结合科技型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特点,开发“创新积分贷”“科技成果转化贷”等专项金融产品,围绕专精特新企业、高新技术企业等制定“白名单”,加强与省、市风险补偿和担保政策的联动,为企业提供“股贷债保”综合融资服务。
《措施》第三部分为“完善融资服务体系”。针对融资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,通过强化信用信息归集与应用、推广“园区贷”金融服务模式、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见效、构建“股贷担保租”联动服务机制、健全绿色金融基础设施、建立项目信息共享与投融资对接机制等措施,优化企业信贷融资环境、提升融资撮合服务质效,推动打通金融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《措施》提到,要探索构建金融行业可信数据空间,鼓励金融机构依托公共数据资源创新信用金融产品,通过授权对企业进行风险画像和信用评价,协助轻资产、无抵押的小微企业获得信用贷款支持;委托授权市属国企承接市“信易贷”平台运营,对平台功能进行优化升级。
规上工业企业每年贴息最高500万元
《措施》第四部分为“加大财政金融协同力度”。汇总全市风险补偿、贷款贴息、保费补贴等各项便利企业融资财政奖补政策,并根据适用企业不同类型、不同阶段进行梳理分类,包括开展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、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、深化科技创新金融服务、助力内外贸企业发展、推动乡村振兴金融赋能等,进一步推动财政金融协同联动,便利企业“一站式”了解全市融资支持政策,避免政策碎片化,提升政策支持效率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,《措施》提出,实施工业设备更新银行贷款贴息,对东莞市规上工业企业在2024年至2026年期间获得在莞银行新发放的设备更新类贷款给予贴息1个百分点,每家企业每年贴息最高500万元。实施“数字贷”贴息,对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使用银行机构“数字贷”金融产品进行数字化转型的,按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金额的3%给予一年期贴息等。
《措施》第五部分为“保障机制”,通过建立跨部门协同推进机制、强化融资对接服务、强化政策宣传引导等措施,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,加强部门、金融机构和企业间的工作联动合力。
采写:南都记者 唐国轩配资平台最新消息
铁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