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以色列发起针对伊朗的突袭之后,这场危机的最终走向,似乎已经非常的明朗。尽管以色列与伊朗各自的领土,在地理位置上相隔甚远,发起大规模地面作战不怎么现实 ,但双方均有着能够袭击对方领土的远程打击武器,不仅库存充足,在产能上也不受第三方掣肘。 而从政治的角度上来说,以军的突袭无疑破坏特朗普调停伊朗核问题的计划,在军政一把手近乎“全灭”的情况下,即便伊朗内部的“西方派”再怎么想“亲美”,也会遭到伊朗民众的一致反对。因此, 一些来自西方的专家学者就发出了相应的警告,强调以色列的这次行动,极有可能造成了“完全相反”的效果。
以色列的军事打击起到了反效果? 根据阿拉伯半岛电视台在6月13日当天的报道称,国际危机组织伊朗问题专家阿里瓦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以色列打击伊朗之后, 引发出了一种新的“焦虑”,那就是会促使伊朗当局“重整旗鼓”,更加坚定地去寻求拥有核武器。
战争与和平研究所的中东问题专家阿克巴里也认为,以色列的这次军事打击,进一步“坐实”了伊朗内部强硬派的立场,他们普遍认为与西方国家谈判就是在“浪费时间”。 特别是在以色列方面确认,这次行动“密谋数月” 且已经获得美国方面的“许可”之后,相当于在短期内,直接破坏了一切通过外来解决伊核问题的手段。 而长期以来,伊朗内部官员都极其担忧走上前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“老路”,卡扎菲曾在2003年放弃核武开发计划,换取美国的解除制裁。
但在2011年,利比亚内战扩大,法国直接介入,卡扎菲倒台身亡。因此,也有专家认为, 如果伊朗不想重蹈覆辙,那么极有可能退出先前的伊核协议,并且加速本国的核武开发计划以应对以色列的军事打击,伊朗自主研发的核弹,或许就在不久之后会炸响。
美西方专家的担忧究竟存不存在 ? 从宏观的角度上来说,以色列的突袭行动,确实会促使伊朗产生巨大的内部焦虑,开始寻求真正的核武器,来通过这种威慑一劳永逸地摆脱任人宰割的命运。
但从能力上看,制造武器级浓缩铀需要90%以上的丰度,而伊朗目前持有的核原料其丰度在60%左右,这意味着伊朗若是想要在短期内获取核武器, 势必需要大量的离心机作为支撑,同时也需要顶尖的核物理人才,设计核弹的构型,并尽可能地实现小型化,以便于作为弹头搭载到伊朗现有的中远程弹道导弹上。 想要完成这一系列步骤,不是只有“决心”就可以办到的,更需要足够多的时间,以及强大的对内保密能力,否则光是运转离心机所需要的大量电力,就完全“藏不住”。 但从伊朗遇袭的一系列表现上看,其对内情报搜集,以及反间谍能力都难以摆上台面,进一步加大了获取核弹的困难。
最重要的一点是,若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,确认了伊朗“拥核”的决心,那么下一次出手的恐怕就不会是以色列军队, 而是实力更加强劲的美国军队,可以说,伊朗目前的“核态势”,已经算得上是“一根筋两头堵”。
铁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